对于高端装机,很多年轻玩家都偏爱光污染,总是想着如何将机箱增加各式各样的灯效,但是对于我这种80后来说,更在乎的是实用性和一台主机的静音效果,而对于灯效来说,并不太喜欢过于浮夸,无光或者少量灯效才是我的喜爱,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慢慢变得成熟起来。而今天装机之家分享的高端装机配置方案,主要是打造一台高性能学习(游戏)静音主机!
这套主机方案采用的是R7 5800X配RX6900XT全能型3A平台电脑配置,我们先看看具体的配置方案吧。
R7 5800X配RX6900XT全能型3A平台电脑配置清单:
打造一台学习静音主机!R7 5800X配RX6900XT全能型3A平台电脑配置 | ||
---|---|---|
配件名称 | 品牌型号 | 参考价格 |
处理器 | AMD锐龙R7 5800X | ¥2799 |
散热器 | be quiet! SILENT LOOP 2 360 一体水冷 | ¥1399 |
显卡 | 蓝宝石RX6900XT 超白金 | ¥11999 |
主板 | 微星X570 ACE | ¥2599 |
内存 | XPG 龙耀D50 DDR4 3600 8G*2 16G | ¥749 |
硬盘 | XPG 翼龙S50 Lite 1TB(PCIe4.0) | ¥1899 |
机箱 | be quiet! SILENT BASE 802 侧透版 白色 | ¥1399 |
电源 | 安钛克HCG 850 | ¥899 |
显示器 | 用户自选 | — |
键鼠装 | 用户自选 | — |
参考价格 | 23742元 | |
注:由于电脑硬件价格有市场行情波动,会出现硬件涨跌的情况,所以以上电脑配置清单中硬件价格仅提供参考报价,实际购买可能会便宜一些,具体硬件报价请参考当日价格为准,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硬件可能会出现更新换代的情况,所以配置单具备时效性。目前显卡偏高,建议搭配一款千元显卡先过渡!此外,近期大容量固态硬盘因为硬盘挖矿的缘故,出现上涨的行情。
R7 5800X配RX6900XT全能型3A平台电脑配置清单介绍:
CPU方面,原本考虑intel 11代处理器的,相比上一代只是挤了牙膏,性能虽然增加了,但是功耗也随之提高了,所以最终考虑的是AMD家的Ryzen7 5800X,基于7纳米制程工艺设计的Zen3架构,拥有8核16线程,基础频率为3.8GHz,加速频率可达4.7GHz,拥有32MB大小的三级缓存,默认TDP热功耗为105W,性能定位高端,对于设计、游戏等需求来说完全够用了。
AMD Ryzen7 5800X采用的是AM4接口,所以采用的是微星X570 ACE战神板主板,X570 ACE战神板隶属MEG系列,MEG全称“MSI Enthusiast GAMING”,代表着该主板具有绝佳性能,优秀散热性能与最新一代技术。
微星X570 ACE战神板配备了12+2相供电,其中2相为SOS供电,而12相属于CPU核心供电,PWM主控为IR35201,最多支持8相供电,每一相供电均有一个IR3555M的DrMOS。
主板上拥有三根PCIe x16槽,并且通过金属加固,靠近CPU插槽的为X16,其他两条为X8,主板上板载了三个M.2接口,均为PCIe4.0,并配备了M.2冰霜铠甲,有利于M.2固态更好的散热,做工用料还是非常不错的。X570主板PCH温度相对要高,一般会配备一个小风扇辅助散热,唯一不足的是有了风扇就避免不了积灰与噪音的问题。
为了保障R7 5800X良好的散热,所以考虑了一款360规格水冷,即be quiet! SILENT LOOP 2 360 一体水冷散热器,冷头表面为银色拉丝金属设计,并标有Be Quite!的字样,水冷头底部为大面积的纯铜底,铜底表面有镀镍处理,在冷头的四周搭载了ARGB炫彩光效,多种绚丽的灯控模式,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器或者主板来控制灯光。
be quiet! SILENT LOOP 2 360 一体水冷散热器配备了3个be quiet! SILENT WINGS 3 12cm PWM风扇,风扇看似很普通,但是通过设计细节上并不普通,为了更好的风扇静音,在风扇扇叶上采用了水波纹的设计,有效降低高速转动带来的风噪音,并且在四角处配备了四个固定柱,里面塞有纯橡胶材质的东西,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吸收风扇高速转动带来的震动。
采用了先进的三腔式水泵设计,可替内部水流提供充足并且有序的分流空间,在确保水冷稳定运行的同时,进一步强化了降噪能力。be quiet! 这个品牌主要就是专注静音产品的开发,这也是我选择be quiet! SILENT LOOP 2 36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原因之一,静音才是根本,以免主机在满载的时候产生较大的噪音。
威刚XPG 翼龙S50 Lite 1TB是一款性价比出众的PCIe 4.0固态,延续了XPG 翼龙固态家族的大容量SLC缓存特点,采用慧荣SM2267主控,闪存采用的是intel 96层TLC NAND闪存,并配备了1GB DRAM缓存,持续读写速度可达3900MB/s、3200MB/s,随机读写可达到380K/540K IOPS。
主控采用的是SMI SM2267G,这是慧荣新一代主流定位的PCIe4.0 SSD主控,支持8通道传输控制和NVMe 1.4传输协议,支持DRAM物理缓存、SLC缓存等。作为一款主流定位的PCIe4.0 SSD,翼龙S50 Lite 1TB拥有不错的性能表现,可以轻松超越旗舰级PCIe 3.0 SSD。搭载原厂96层TLC颗粒,保证高负载写入时稳定性;拥有150G左右的SLC缓存空间,保证日常使用不掉速。
内存方面,采用的是2根威刚XPG 龙耀D50 DDR4 3600 8G(8G*2套装),共16G内存,一般来说,16G容量基本可以满足大多数软件、游戏,当然如果觉得不够,还可以进行扩展。龙耀D50采用银灰色的金属散热片,使用简单的线条交错出几何图案,散热片顶部三角形为RGB灯效部分,该灯效覆盖着内存整个顶部。
如今买显卡都有点小亏,显卡虚高,不过已经有了降价的趋势了,觉得贵建议小伙伴再等等,急等着装机的话,可以先买一个亮机卡先撑着,只有这样。本次装机挑选的显卡为蓝宝石RX6900XT 超白金,设计外观与RX6800系列完全形同,以黑色为主,银色点缀,三个全新的刀刃式轴流风扇。参数方面,蓝宝石RX 6900 XT 超白金相较于公版,主要区别在于核心频率,游戏频率提升至2050MHz,加速频率提升至2285 MHz,其他参数保持不变,GDDR6 16GB超大显存、80个计算单元以及5120个流处理器。
显卡背面配备了一块全尺寸金属背板,更好的保护着PCB板以及帮助散热的作用。
显卡的显示接口共有四个接口,拥有1个HDMI和3个DP接口。
机箱方面,选用的与散热器相同的品牌,型号为be quiet! SILENT BASE 802 侧透版 白色款,这款机箱共推出黑白两种颜色,以及全静音与侧透两种版本,机箱尺寸为539 x 245 x 507 mm,机箱自身是毫无任何RGB灯效元素,主要侧重于静音和散热两大功能。如果想要更好的静音效果,完全可以考虑非侧透板。
机箱采用了可替换式前面板和可替换式顶盖,可以任意安装优化风道面板和标准静音面板,前者可以为电脑主机带来更好的散热,有效降低内部硬件温度,后者适用于追求静音表现,有效降低电脑高速运转带来的噪音,满足不同人群所需。
机箱还采用了模块化设计,例如模块化主板托盘,用户可根据硬件发热情况来考虑主板安装在右侧还是左侧,有效避免热量堆积,还包括更加灵活的模块化硬盘架,默认支持7个2.5英寸硬盘和3个3.5英寸硬盘,最多可支持15个2.5英寸硬盘以及7个3.5英寸硬盘,不过需要单独购买拓展支架。
机箱默认标配了3个价值99元的PURE WINGS2 14CM静音风扇,水波纹扇叶设计,减少风阻,使得气流更加顺畅地通过,有效提升风量,同时噪音更低。
机箱的静音能力确实不俗,除了标准前面板内侧配备了隔音垫外,侧板内部也配备了1CM超厚隔音棉,最大化降低机箱内部硬件运转带来的噪音。
高端的硬件性能意味着更高的功耗水平和更加苛刻的稳定性要求,所以一款高功率并稳定性超群的电源是必不可少的。电源采用的是安钛克HCG850电源,拥有额定功率为850W,通过了80PLUS 金牌认证,但是优于金牌,并接近白金牌,并采用了更加耐用、省电的日系电容,使得主机在长时间使用下保持电压稳定,10年换新贴心服务。
安钛克HCG850电源采用了全模组线材设计,丰富的线材可以满足用户更多硬件的供电需求,可以摆脱多余线材束缚,拔掉所有不需要的供电线材,让走线更加整洁,此外全模组线材还可以定制线。
装机完毕之后,来看看背部走线。
主机内部走线也是十分清爽。
机箱内部硬件仅有较少简单灯效点缀,毫不浮夸。
如果觉得802的价格稍微偏高,可以考虑入手便宜200块的801机箱。配置及功能大体上跟802一样,最明显的差异是少了前面板、顶盖的散热面板配件和I/0处的一个Type-C接口。
编后语:打造一台学习静音主机!R7 5800X配RX6900XT全能型3A平台电脑配置
对于这套R7 5800X配RX6900XT装机方案,无疑肯定算的上一套高端偏旗舰性能,战几年也根本没有任何问题,对于目前的各种游戏大作或者专业软件肯定完全没有任何压力,喜欢的小伙伴可以根据配置来进行组装一台,当然硬件也可以根据预算和喜爱自行调整。
想要追求极致静音的小伙伴,推荐使将这款机箱的前面板和顶盖都换成静音面板。无论是关机、待机、游戏状态,几乎听不到主机运行的噪音,且散热效果还不错。这样一台学习(游戏)静音主机,完全是为自己量身打造。
版权、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以及承诺。本站内容均来源于网络转载、整理以及用户投稿,本站内容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图片、视频、内容等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进行删除。联系本站:pcwolke@163.com